close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jpg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이제껏 너를 친구라고 생각했는데
作者: 成裕美  
原文作者: 성유미
譯者: 林侑毅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0/02/27


♦ 席捲韓國各大書店暢銷榜,掀起IG盛讚狂推的「關係之書」!♦
從現在起,我們需要的不再是「被討厭的勇氣」,
而是「前進,重新愛對人的勇氣」。

  /一本為了你而寫的「關係心理學」,寫出人際往來的愛與痛。/
  韓國超人氣精神科醫師 告訴你
  最赤裸、最現實的人際關係應對之道!
 
  { 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
  約見面,十次有七次都是我等對方。
  平常都無消無息,只有和男朋友分手才聯絡我。
  每次有困難的時候,都會把我叫出來吐苦水。
  「我們一起出去玩吧!」只會提議,卻把所有事情丟給我。
  「你不是賺更多嗎?」每次都用這種藉口要我請客。
  我家的婚喪喜慶都沒出席,卻一直邀我參加婚禮、孩子周歲等活動。
  只有需要我的時候,才會裝熟靠近我,卻把我的資源都搶走。
  「我比較忙走不開,請你過來我這裡。」總是按照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約見面。
  只要有任何一點,讓你深深覺得「這就是在說我啊!」你就需要這本書。
  ~~~~~~~~~~~~~~~~~~~~~~~~~~~~~~~~~~~~~~~~~~~~~~~~
   /你是「吃點虧也不要緊」的人嗎?
  這就是你難以擺脫「情感債務」的根源!/

  面對每次約見面總是遲到,卻一句抱歉也沒有的朋友
  平常無消無息,需要的時候才打電話給你的前同事,
  總拿「你是哥哥、姊姊」的理由,要求你犧牲的家人,
  遇到這些情況,你從沒拒絕過,只是在心中不斷隱忍。

  因為被迫拓展人脈的壓力、擔心自己變成壞人的顧慮,
  我們多年來被禁錮在各種令自己不舒服的關係中。
 
  40篇直指人心的人性真相,
  讓你保持清醒,全面檢視所有朋友、家人、職場的人際關係,
  真正的朋友,沒有理所當然的義務,更不會因此產生心理負擔。
 
  透過本書的引導,以及對於人際關係的解決之道與處方,
  我們將能正視那些關係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對他人難以啟齒、因時間而逐漸麻木的傷害,
  並憑藉個人意志重新建立關係。

  精神科醫師成裕美,建議那些因人際關係問題而情緒低落的人:
  「世上沒有非得接受不可的關係,我們也可以選擇。
  只要意識到這個事實,就能斷絕虛假的往來, 並且建立真正交流的關係。
  僅僅如此,我們就能重獲幸福。」

  願我們的善良都能被善待,在關係裡都能尋得自在。
 
  ▍關係心理學‧觀念搶先看

  ★對於「每次約會都遲到」的朋友
  你與其選擇隱忍,最後一次爆發,
  不如當下即時反映自己的心情,有不滿的地方就說出來。
 
  ★對於「總是把別人當配角」的朋友
  如果和這種人扯上關係,並因此受到傷害,請毫無懸念地離開吧。
  這種人一開始就只在意你的「用途」,而非「你」。
  就算你離開了,那個人一輩子也不會有所改變。
  因為能夠取代你的某個人,將會填補你的位置。
 
  ★對於「交情不深,婚喪喜慶都要炸我」的朋友
  在你為了維持關係而花錢時,請再三思考和經濟考量同等重要的心理因素,
  自問:「他是值得我花這筆錢的人嗎?」
 
  ★對於「把我當情緒垃圾桶」的朋友
  安慰和鼓勵低潮的人,自己會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
  如果過去共享美好時光的機會較多,那麼最好向對方表明,並就此打住;
  如果認為和對方美好的回憶並不多,再採取行動也不遲。
 
  ★對於把「我們是家人,怎能見死不救?」掛嘴邊的家人
  因為是家人,所以更需要為了守護這段關係,保持適當的距離。
  不該將「你我」放在「家人」的框架下異樣看待。
  別因為你現在行使拒絕權造成家人的失望,對此感到挫折或自責。
  因為這是為了營造健全的關係,必經的挫折。

  如果某天,你忽然發現對方其實不曾為你著想,
  那麼現在開始也不遲,
  從現在起,重新描繪「我和你的距離」,
  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愛,遠離痛……

 

(以上取自博客來商品頁)


 

書名取的好像是不太需要動腦的心靈雞湯散文,但實際上看完發現是很科學、認真分析與提供建議的文章,有些建議頗實用,有些還是比較學術理論一點

 

(p.89) 五人法則:多接近友善的人,五位就好

當你和友善的人相處久了,你會立刻感受到那些壓榨他人的人帶給自己的不便。就像你在暖房待久了,忽然接觸外面的空氣時,會覺得變冷了一樣。

(p.98) 在對方看來,不過是「因為你聯絡我,所以我回應你;因為我有時間,所以才約你見面」,而我們卻給這一絲希望過高的評價。

我的心之所以會熱烈地奔向他或她,既不是對方所操控的,也不是因為我不爭氣。雖然我意識不到,但是在我的潛意識中,也許暗藏著自己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

(p.115) 家人關係

正因為無法斷絕,所以你不接受也無妨,拒絕也可以。懂得拒絕才是最重要的。

(p.119) 你虧欠自己的部分,有天終會反撲。

如果你從沒有順從自己的欲望活過,怎麼會知道如何處理內在的欲望和自我管理?

越是為家人犧牲奉獻的人,越可能活成對別人過度親切、過度體貼的「服務生」。因為犧牲程度越大的人,也會對其他人付出同等的犧牲,他才會感到心安。

一旦你失去痛覺,即使內心疼痛,也感受不到痛覺。

(p.144) 因為動不動發脾氣的人而「受到傷害的一方」,經常在這樣的模式下逐漸迷失自我,可見加害人對受害人造成多大的恐懼。

(p.144) 關鍵是,他們並不是因為對自己情緒失控感到抱歉,而給予對方「禮貌上」的親切,而是為了讓對方忘掉之前發生的事,才給予「過分」的親切。

「他其實是個好人,應該是我做錯了什麼吧。」當我們如此合理化對方不合理的行為時,自己同時也進入了「假和平」的時期,這是彼此關係嚴重扭曲的開始。

(p.147) 我有時會遇見在關係中受傷,長久以來無法脫離創傷的人。要說他們有什麼共通點的話,那就是在遭受傷害的期間,從未為自己做過什麼。光是這樣的事實,就足以對內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p.155) 「在你心中,是不是將取得正職當作自己承受組長憤怒的『交換條件』了?」

如果他真的那麼想,那麼將對方行為合理化的邏輯絕對是錯誤的,而這也不會是以休假一年就能解決的問題。

(p.158) 個人手中資源的質與量,決定了生命的受害程度。

不必與人正面衝突,只要平時建立一些「沒有那個人的關係」,例如多參加新的團體、興趣活動等,用來保護自己就好。

當一個人的基礎越堅固,生命因「他人的憤怒」而受到的傷害當然也越少。

(p.163) 總是付出的你,其實也有收穫

真正不肯吃一點虧的人,也許不是那些時時刻刻計算個人利益的人,而是一開始就對損失表現得遲鈍的人。他們可能因為內心有某些顧慮,不得不壓抑不肯吃虧的心,最後甚至騙過了自己。

(p.172) 情緒認知障礙

憤怒分危險性憤怒與隱性憤怒,隱性憤怒就像抑鬱症一樣,不會表現出來,而是透過身體的不是來呈現。這麼一來,身體只會日漸衰敗。

(p.172) 「明明沒什麼問題卻常偏頭痛」、「每次跟那個人見完面,我就覺得心裏不舒服,真奇怪」

他們的共通點是沒什麼情緒起伏,卻覺得渾身不舒服。

當情感宣洩的出口阻塞時,我們的身體便得同時承受情緒的重量。

(p.179) 人們容易混淆兒時經歷過的情緒與如今身為成人的情緒。換言之,明明是自己當下可以平息的情感,卻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地被無法控制的憤怒所淹沒。

(p.185) 我們應該站在實際的立場來思考與決定,不必怪罪自己「是不是太勢利眼」,這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p.191) 害怕陌生人眼光、不願意上傳自己照片的人

這種人的特質,容易將別人的目光看作指責。這並不是說他們無法承受他人的反應,而是他們的超我過於強烈,才會總是以嚴厲、嚴格的標準對待自己。

允許自己稍微炫耀一下,就當是為自己的心理健康著想。人生應當講求和諧。

我們不必因為這些人而壓抑「個人的欲望」,或者看人臉色行動。別讓自己困在他人「關注的監獄」中而活得戰戰兢兢。因為把我們關在這座監獄裡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

(p.196) 你得先了解目前相處的對象,是個以個人安危為優先的人,還是在你退讓十次左右時,至少也會退讓三四次的人。這是為了讓你評估自己有沒有必要繼續為對方付出。

應該適時像給糖的人抗議,要求他別為了貪求個人方便,總是優先照顧吵鬧的人。甚至也要讓給糖的人知道,我不是「可以隨便應付的人」,我也是「想獲得同等待遇的人」。

(p.208) 「這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直接表現自我的矛盾了。

(p.230) 他們為對方擔憂,進而使得自己也焦躁不安。最後,這種不安令他們克制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不顧一切為水深火熱中的對方犧牲。如果你是這一類人:你的需求也同樣重要。

有效表達個人需求的三大要件:時機、說話的分寸、練習表達你想說的內容

(p.246) 會先說出「我這段時間吃進苦頭,受到的傷害最大」的人,也許才是最強勢的一方。因為真正脆弱、無力的人,根本無暇察覺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最先覺醒的一方,只能自行摸索不讓情況惡化的方法,並嘗試對外尋求協助。

(p.247) 最先決定分開的人,主導了這段關係的方向。

(p.250) Q:知道自己會被對方牽著走,還是常被主導性強的人所吸引

不是你不懂得看人,而是你看得太清楚了,這才是問題。

會強烈表達個人主張的人,當然是個人意見鮮明,好惡分明的人。這種人的形象看起來特別幹練。如果你又是優柔寡斷、行事謹慎的人,自然會將對方看作「能力高強者」。

所以主導性較弱或依賴性較強的一方,經常會覺得這種人有著強烈的魅力。他們可代替我主張權利或表達意見,令我感到安心。

問題在於,實際上他們只是因為「自身的權利與需求」受到侵犯而憤怒,我們卻誤以為他們為我仗義執言。

別忘了,當他們不滿的對象是「我」的時候,他們也會像「對別人那樣」對待我。

解法:培養個人實質能力和精神能力,直到足以和充滿魅力的人抗衡為止。

(p.253) 忠於自己的感受跟直來直往不一樣

直來直往是不經大腦、口無遮攔,而你具備的是喜歡所有人、親近所有人的勇氣,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沒有極大的勇氣和自信,不可能向別人掏心掏肺、坦誠相待。

就向邀請客人來家裡時,不但要先有關心對方的善意,還要做好公開自己家的準備才行。

「就算表達自己的想法,我也沒有任何損失」抱持這種信念的你,是心態非常健康的人。

(p.260) 保護自己也保護對方的七個問題

  1. 認清自己的需求:我在這段關係中的需求是什麼?
  2. 建立在個人需求上的關係:他和我的需求有多大關聯?
  3. 將對方視為獨立個體
  4. 有求於人時,我對待對方的態度:我怎麼要求他滿足自己?
  5. 我對待對方決定的反應?
  6. 界定需求和幫忙之間的分際:雙方是否有說好會幫到什麼程度?
  7. 在滿足需求後,我對這段關係的回應:我會如何向對方表達謝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全站熱搜

    時白/墨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