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界限.jpg

作者: 楊嘉玲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30

 

  ※心理學界人人必讀的經典理論
※建立「自我意識」、終結「情緒勒索」的基礎常識
 
  不設任何防線的親情、愛情、友情、職場忠誠
  是身心傷害的根源
  一道真實存在、卻無形的人際分野
  一旦失守,它將徹底踩越你的人生

  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限是最重要的事。

  界限,不僅只是你個人態度和行為的分界線,也是你與他人的分際拿捏的行動指南。

  這樣優秀的你,特別需要留意:
  .家人當中最值得信賴的依靠
  .朋友、同事眼中最優秀的救火隊
  .情人眼中最體貼的另一半

  你是否常常為他人熱心、無條件的付出,卻換回的是,別人的理所當然
  而這樣的回應,是否讓你的心痛痛的?

  ※4個人際相處的智慧提點,點亮你沒被看見的力量
  ※3道戒傷害練習,擺脫忍讓,與你一起重新畫出人生高度

  ●什麼是「心理界限」?

  所謂的「心理界限」(boundary),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超過某個特定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界限」一詞,最先是由家族治療中的結構學派大師薩爾瓦多.米鈕慶(Salvador Minuchin)提出。本來是用以規定在家庭這個大系統中,不同的個體該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如何參與不同次系統(比如:夫妻、手足、親子)的互動。

  心理界限之所以這麼重要,正是因為,真正讓我們感覺受傷的,並非肉體的疼痛,而是情緒的衝擊。而心理界限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幫助人們控制情緒進入的量,不至於太過冷漠或太過投入,保持在一個適合的距離與外界互動,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態度、又不失溫暖的人。

  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心理界限是一道無形的人際分野,沒有說出自己的界限,只會讓彼此的關係崩壞。
  我們一再地退讓,只是出於我們的慷慨和不計較,而不是因為信任與愛。

  以下這些話,是否也曾打擊過你的心?
  ‧媽媽:「你的老大,你就要扛起家計,照顧弟弟妹妹呀!」
  ‧路人:「日行一善呀,你不怕別人覺得你很冷漠,沒愛心嗎?」
  ‧女友:「看你加班我好心疼,身體會累壞吧?若你不回來吃飯我也不吃。」
  ‧同事:「你的能力那麼好,不過花你一點點時間而已,你不幫忙做,難道要讓案子流標嗎?」

  沒錯,心理界限是看不見的,但並非不存在。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掄一拳的感覺。如果這時候,對方又是你很在乎的人,你知道他的出發點是好意,可是卻無法認同對方的做法時,便經常會有一種「會痛,但不能叫」的憋屈感。

  我們可以不計較,他人不能理所當然

  心理界限被踏線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職場、甚至各種人際關係之間,特別容易出現在「以和為貴」的華人社會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退讓」是一種美德,做人要善良不計較,但是一旦這些付出的關係失去平衡,讓我們一直處於討好別人,自己卻變得不好的狀況裡,反而讓我們失去自我的價值感,活得很累。

  楊嘉玲諮商心理師透過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界限」故事,帶領我們審視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並以精準、層次分明的角度,剖析心理界限的各種情境,帶領我們戒掉不必要的人際傷害,找回自信!

  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並不會讓你黑了,更不會讓你失去重要的人

  本書依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的程度,由提煉你的內在優點開始,點亮你忽略的力量。

  從4個人際相處的智慧提點切入,進行3道戒傷害練習,由內而外,帶著你劃出「心理界限」,找回你應得的快樂生活。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

 

(以上資訊取自博客來商品頁)

 


 

很口語化的一本書,把觀念講解的簡單易懂,讀起來不費力、提供的改善方法也簡單易執行

書中提到的例子都很生活化,包含了職場被客戶凹、跟伴侶的相處等,不論有沒有遇到這些問題都可以了解一下

 

 

(p.38) 因為我們受到他們情緒的影響,看到對方表現出焦慮或手足無措的樣子,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安撫他們。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他們的擔心吃了下來,變成自己的。卻忘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專業?需要多少評估才能判斷一個決策合不合理?哪些責任該還給對方,不能被暗渡陳倉?

「例外,只會創造更多的例外!」

當她把對方的情緒當成是自己的,她就無法保持理性,腦裡只剩下對方的期待,忘了重要的目標。

(p.39)「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p.58) 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和別人吵架。但是你不說出自己的看法,別人只會把你當背景,更不會因此喜歡你、接近你。也就是說,你想要的不可得,你不樂見的卻一定會發生。

唯有你先尊重自己,別人才會把你放進心裡。

(p.65) 被情緒勒索的小大人

他們經常是以爸媽看待自己的態度來認定個人的價值,很難有健全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因此,他們的心理界限往往是很模糊且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決定。

他們在生活中會不斷地交出控制權,以換得他人的認同感(特別是權威者:父母、老闆、老師)。

一個人若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能接受什麼,就算別人威脅、恐嚇、情感逼迫,也難讓他改變動搖。

(p.74) 許多心理界限不清的人,因為需要自己被需要,所以情願留在一段心力交瘁的關係,至少還能得到關注與連結,但是別忘了,要在錯的人身上,找對的答案,猶如刻舟求劍,拖越久、代價越高。

兩個空虛的靈魂,是無法讓彼此感覺到真正溫暖的。

你必須懂得讓自己快樂,這世界才會跟著你微笑。

(p.80) 一般的人際互動中,心理界限反映著一個人面對衝突和差異的強度。

(p.82) 「核對」是很多人無法好好面對衝突的重要盲點,習慣把「核對」連結成「質問」,好像向對方多提出一點問題、確認一些細節,就是不信任、不友善的態度。

然而,當你覺得事情和你想得不一樣,正是你和對方釐清彼此想法和原則的好機會。如果你因為害怕不敢把想法說出來,默默地合理化對方的要求,對方就不會知道這樣的要求帶給你困擾。

直到哪天受不了了,大反彈,對方當然會覺得你莫名其妙、脾氣不好、很難相處。這時你才來反應問題,很容易就被模糊焦點,別人只要抓著「為什麼你之前都不說?」、「為什麼你之前都可以?」就會讓你疲於應付。

(p,88) 在「害怕被議論」的背後,同時也藏著另一個正面的渴望,即想要獲得「讚許與認同」。你無法要一個人停止焦慮,除非他找到其他的出口。

企圖從外界尋求來的認可,就像是浮萍般飄忽不定,唯有由衷地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停止無謂的比較和有毒的自我批判,真正的自信才能在心裡紮根長大,不需要追求一座座的山頭,來證明自己的重要。

(p,89)在規劃任何路線之前,你必須先確認自己的位置,肯定自己的價值、了解自己的模樣,才能找出連結彼此的道路。否則,就算你一直在移動,也不代表你一定是朝著目標前進。

(p.124) 事情總是一體兩面

你可以說界限不清的人較為退縮、消極、怯懦,但換個角度看,也代表著較為體貼、合群、善良、願意為人著想,甚至更有責任感。

(p.127) 你該不該去管別人的事呢?

  • 你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能夠滿足你什麼需要?
  • 你能付出到什麼程度,不會覺得失衡、身心俱疲?
  • 假使對方的反應和你預期的不同,你有想過怎麼處理嗎?
  • 你有勇氣提出來討論嗎?

你生命中真正該處理的事情,有持續在面對嗎?有沒有因為太專注幫助別人而忘了照顧自己?

(p.130) 重要的是當事人的「意願」和「感受」。只要他在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滿滿的「使命感」或「成就感」,並不以為苦,那麼他已經滿足了個人的需要。

(p.132) 有意識地使用這些資源,而非隨意的濫用

在付出行動前,你要問問自己的是:

  • 我做這些事情快樂嗎?
  • 我的能力所能提供的協助到哪裡?
  • 我可以從哪裡獲得資源與支持,而不用一個人硬撐?
  • 對這三件事情有了頭緒後,你的界限自然也就清楚了。

(p.143) 「他們說的都是真的,至少在他們的世界裡是真實的。也因為他們相信了這樣的觀點才會動彈不得。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幫他『解決』他的問題,而是讓他看見自己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田地,讓他重新做一次選擇,決定要不要改變。」

(p.150) 護士實驗

沒聽過的藥物、通話時間很短、病人有生命危險、對方自報是醫生→幾乎所有人都「聽話照做」

對方請你幫個忙,可是卻要你違反規定,好康他獨享,風險由你扛。在冷靜的時候都知道不能接受,可是一旦對方訴諸道德壓力或權力關係,再加上決策時間緊迫,你我撤守原則的機會就會變大很多。

這時候只要過程中有一點差錯,背黑鍋的人就變成是那個最聽話、最盡責的人。

這就是強調「界限」的原因。

堅守界限雖然會遭受對方的情緒壓力,卻不會讓自己陷入法律泥淖,而動彈不得。

(p.154) 護士實驗 另一種結果

護士本身對此種藥品熟悉,再加上有同是可以商量,更加深他們對自己的信心,趕去質疑醫生的做法。

當你對你的專業越熟悉,別人就越不敢隨意地踰矩,同時,有意識的建立自己可以信賴的社會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我們在信心動搖時,多了一個可以參考的依據,不需要獨自去面對龐大的壓力。

什麼可以、什麼不行,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p.159) 很多人,特別是喜歡做心理諮商治療的人常有一個習慣,就是很喜歡找源頭,找問題的起源、找困住的原因,拼命認真地去挖掘、找尋,但是就算你知道了成因,也不等於你有力量可以打破僵局。

就像你家裏的水管生鏽了,再不換掉就漏水了,你是要拼命去研究水管為什麼會生鏽?還是直接換新?

沒有人會去修生鏽的水管,最有效率的做法是直接換新。

(p.162) 你可以把界限想像成一條橡皮筋,模糊不清的人,面對外界的要求經常是來者不拒,不斷地勉強、苦撐的結婚,就是有一天彈性撐到極限,最後應聲斷裂。

(p.163) 父子騎驢,千萬別陷入二分法,需要用一種新的問句,以「什麼樣」開頭

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可以借?

狀況演變到什麼局面時,我就不借?

(p.168) 如何慢慢找回界限

  • 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和我有關嗎?誰是真正該負責的人?
  • 如果我介入,對整件事情有什麼影響(好的與壞的)
  • 我計畫怎麼解決?有沒有替代方案?非得由我處理嗎?
  • 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代價我可以欣然接受嗎?我能承受的底線是?
  • 過程中如果發生困難,情況不如預期,我可以從哪裡得到協助?
  • 完成這件事我會有什麼感受?我會更開心?還是更疲憊?

當別人丟球給你時,別急著做反應,花一點時間釐清自己的想法,搞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許問題還沒問完,你就已經知道該怎麼回應了。

以外,要能夠把別人的情緒切分出去,首先你得先接納並尊重自己的感受,允許自己會有低潮、瓶頸、疲憊、焦慮,才不會過度勉強自己,進而才能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期待。

(p.169) 當你表達自己的期望時,你不能只期待對方調整,把改變的權力交給對方。相反地,你必須有意識地保有自己行動的選擇權,無論對方怎麼反應,你都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p.172) 當你在表達自己的界限或期望時,不能只告訴對方「你不要他怎樣」,同時你也要說出你可以接受的條件與做法。

如果對方願意尊重,就繼續互動;如果對方侵犯你的領域,不論是時間、空間或情緒,你要能做出相對應的行為,離開或阻止對方繼續這樣對待你。

(p.173) 重新框架

ex愛迪生:「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p.178) 詞語置換

負面想法出現時,先深呼吸,把「應該」、「必須」或「一定」這些語言,換成「我選擇」代替試試。

(p.182) 不害怕把鍋蓋掀開來,才有機會加入新的觀點,同時問題也可以提早被發現,不會一直積累著最後一次大爆發,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p.186) 時間被東扣西減,變得破碎、零散,似乎都自在忙別人的事情,難把注意力放在身上。

評估該不該幫忙時,先停下來做一個通盤的考輛,看看自己一整天、一星期、一個月,甚至是一季的安排之後,再答覆對方的請求,而不是盤算很短暫的時間概念就直接答應了。

(p.194) 根據重要/緊急畫出四個象限,並且記錄每周的事情在四個象限的比例

ex:服務客戶(第一象限)、運動、自修(第二象限)、臨時訪客(第三象限)、打電動(第四象限)

(p.195) 不是等自己有空才來做想做的事情,而是在其他事情還沒發生前,就先預訂下來,屆時才有可能真的去完成,不會被擠壓而犧牲掉。

(p.196) 把絕大部分的時間投資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物上,我才能保有生活的品質,而不會在忙碌的過程中感覺到乾涸,彷彿都在為別人活。

arrow
arrow

    時白/墨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