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她頭暈目眩。這些武器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出現在他們房間裡,出現在她的房間裡?費狄想幹嘛?他變成了什麼樣的人?
她癱坐在地板上,頭靠在床上,覺得眼淚終於降臨,再也無力阻止。她為了費狄而哭。為了床裡的AK47、路燈上的貓,為了打在牆上的拳頭而哭。她跟費狄的人生從來都不夠好,所以逃離是他們的唯一出路。而她之所以會哭,主要還是因為她拋下了他,背叛了他。她沒有帶著他一起走,遠離這一切。
在貧窮環境下長大的雅思敏曾發過誓,要永遠保護弟弟,讓他免於受到傷害。離開家鄉的那天,她打破了自己的承諾,把費狄拋棄在斯德哥爾摩的貧民窟人生中。
如今五年過去了,雅思敏依舊抱持著拋下弟弟的罪惡感。後來,她聽說他死了,在敘利亞遭美國的無人機殺死。她那天性善良的弟弟怎麼會成為美國中情局的頭號通緝犯之一呢?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面對這張由忠誠、暴力與危險交織而成的龐大羅網,她要如何尋找傳聞失蹤並死在敘利亞戰事的弟弟?
美國中情局、伊斯蘭國、敘利亞、聖戰、街區幫派……
羅網的核心究竟是!?
答案將讓她震驚,更讓你震驚!
(以上資訊由愛米粒出版社提供)
感謝愛米粒出版社提供試讀機會!
《背叛的幽靈》如出版社的宣傳,是台灣少見牽涉到移民、聖戰士等中東犯罪議題的懸疑翻譯小說。
故事從一對在貧民窟相依為命的姊弟開始,儘管生活很糟,兩人一起還是可以度過困難。這樣的平衡卻在弟弟又一次惹出大麻煩後,整個粉碎。
心灰意冷的姊姊表面上扛起了弟弟闖禍的責任,為了保護弟弟的生命安全,才選擇離開,實際上她心裡很清楚,這不過是個藉口。長久以來的忍耐早已到了臨界點,最後一根稻草輕輕放下,她就垮了,捨棄自己許下的承諾和責任,帶著罪惡感和鬆了一口氣的釋懷,遠走高飛。
離開之後的姊姊極力避免接觸過去的事,雖然過得也不算太好,但不敢也不願回頭看的過去逼著她活下去。
直到有一天,再次得到弟弟訊息,居然是弟弟成為聖戰士死在敘利亞的驚人消息。姊姊還沒從震驚中恢復,又收到母親寄來的信,疑似死亡的弟弟被拍到出現在家鄉,還留下詭異的符號……
(以下有輕微劇透,請自行斟酌)
《背叛的幽靈》劇情有三條主線:
第一條是急著查清弟弟費狄死訊真偽的姊姊雅思敏,從美國匆匆趕回瑞典。
第二條是弟弟費狄在姊姊離開後,如何從一個失去生活重心的空殼,轉變成人人聞之色變的聖戰士,再在瑞典被目擊。
第三條則是看似無關的學者克拉拉,她正協助撰寫一份報告,預計在瑞典召開的會議上發表,而這份報告居然牽扯到國家級陰謀。
作者利用三個角色各自的視角和行動,逐漸拼湊出事件的真相,除此之外,三個角色各自的背景、他們為自己的行動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有不同層面的深刻對比。
親情的掙扎:犧牲自己vs犧牲親人
姊姊一邊工作賺錢,為了弟弟努力壓抑想離開的心情;而弟弟內心始終幼稚軟弱,很依賴姊姊,儘管清楚姊姊的痛苦與付出,卻還是整天遊手好閒,跟一群小流氓整天惹事。
當有人陪在身邊的心理安慰成了負擔,責任變成讓人喘不過氣的枷鎖,「一個人的話就可以輕鬆離開討厭的環境」的念頭在姐姐內心發芽,痛苦掙扎的姊姊選擇一個人逃離,在這種無奈的狀況下,沒有人責備她,但她內心的罪惡感不斷折磨自己,最終仍為了彌補這一切而回去。
誰該負責:個人vs國家
一般對聖戰士的描述會偏向譴責他們製造恐懼、宣示必須殲滅他們的強烈憤怒,但在《背叛的幽靈》中,作者選擇了不同的切入角度。作者沒有苛責那些不明所以就加入殺戮的孤狼聖戰士,而是以憐憫的筆調寫出他們內心無從發洩的無力感,和希望被誰重視的渴望,付出性命來認清現實,絕望地發現自己終究只是個魁儡,連配角都不是,他們付出的代價已經太大。
在事情演變這此之前,國家是否做足把關的責任?還是冷血地把這些人當成引大魚上鉤的誘餌?這些弱小的個體不過是被推出來的替死鬼,真正發號施令的組織和擁有強大力量的國家仍躲在背後伺機而動。
利字當前:道德vs利益
不過只是修改幾行字,就能換取龐大的利益,有多少人能夠繼續堅持道德?
我們幾乎無條件信任專業判斷,認為高知識、高社會地位的專業人士必然會遵守職業道德,從未想過專業會背叛我們。
克拉拉的上司夏洛特收賄,要在報告動手腳。看似不起眼的報告,其實左右了人們的判斷,比起肉眼可見的攻擊,難以察覺的陷阱無從防備,更是可怕。
雖然夏洛特選擇保留自己的職業道德,但收錢不辦事似乎也沒好去哪裡,更別說她恐怕只是評估情況後認為這樣做較為有利,跟想到後果而收手完全不同。
整本書裡最讓我感到可怕的角色反而是上司,她冷靜地評估利益,做出最佳判斷;當其他人都付出了代價,她不只全身而退,還好似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真正的狠角色在這裡啊。
作者的寫作功力深厚,儘管劇情如此複雜,節奏始終保持緊湊與穩定、感情描述細膩,很容易帶入角色,感同身受;隨著故事進展,作者利用對比提出不少值得反思的點,並直接讓角色代替作者發出指控、最關鍵的真相也不會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失望感,看完的感覺很滿足,推薦一讀這本《背叛的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