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簡介】
實體的迷宮,文字的迷宮,心理的迷宮,
全都是為了隱藏內心中最脆弱的秘密……
迷宮,是失蹤小女孩瑪格達逃避霸凌的孤獨遊戲場、是失意
實體的迷宮,文字的迷宮,心理的迷宮,全都是為了隱藏內
十一歲女孩瑪格達憑空失蹤了!
瑪格達的父親編輯馬汀、母親心理治療師毆莎、網路創業家
歐莎和馬汀的感情自從有了女兒瑪格達後開始惡化,除了為
黑暗的過去、禁忌的關係和悲劇性的偶然,使這四個本來應
(以上資訊取自活動頁面)
謝謝皇冠提供試讀機會!
人們難以忍受發生自己身上的痛苦,卻忽略了其他人或多或少也在承受痛苦。
女孩瑪格達的失蹤一口氣打破了眾多岌岌可危的平衡,歐莎咄咄逼人的尖銳固執、馬汀逃避現實的虛偽和擺脫不了的手足自殺陰影、歐莎和馬汀貌合神離的婚姻,甚至進一步影響到馬汀的同事湯姆、湯姆的女友卡娣亞……
《迷宮》的作者帶領讀者穿梭在歐莎、馬汀、湯姆、卡娣亞四個角色被童年陰影壟罩而迷失的內心世界,縝密的心理描寫讓我們能輕易與角色感同身受,了解他們的焦慮、痛苦、不安,看到他們平靜的外表底下用了多大的力氣在掙扎,以及深陷夢魘的泥淖中動彈不得的無力,形成另類的「致鬱系」氛圍。
故事來到結尾,四個角色痛苦的吶喊回盪在耳邊,我們似乎也逐漸遺忘了故事開頭,讓大家提心吊膽的小女孩。
跳脫四個敘述者的內心世界,明明在劇情中至關重要,瑪格達卻自始至終沒有現身,甚至到後半幾乎被遺忘,就連在歐莎和馬汀的回憶中,也多和痛苦回憶連結,這樣的疏離感不免讓人心疼瑪格達,卻也無法在知情的情況下苛責歐莎和馬汀這對不完美的父母。
《迷宮》的劇情簡單易懂,情感與內心的豐富描寫讓這部作品一點也不單調;個人認為比較可惜的一點,是開放式結尾在我看來太過開放了,過度的不完整讓作品沒有收尾的感覺。
最後忍不住要說:這部作品其實是某種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學的負面案例宣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