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creenshot_2019-02-24-22-01-57-19.png

日本 SEEC 開發中女性向手機遊戲《夢幻島症候群(ネバーランドシンドローム)》(iOS/Android)近日於 Twitter 公開了13位主要登場角色的立繪及介紹。

SEEC 旗下遊戲一向鐘情于童話題材,此作從標題即可看出,原型是童話劇作《彼得潘(Peter Pan)》。《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 詹姆斯·馬修·貝瑞(James Matthew Barrie)代表作,主角是不會長大的男孩「彼得潘」,由於其夢幻劇情,曾多次推出改編作品。

「彼得潘症候群」一詞常用於描述「不想長大的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場角色年齡普遍偏小(13~15歲),是否暗示了什麼呢?

 

(以上內容取自QOO APP、圖片為自有截圖)


 

 

 

 

(以下有劇透,請自行斟酌)

 

 

 

LAG很久玩完這款《夢幻島症候群》,開始打文章才發現我《黃昏旅館》的心得還停留在第一章……先說我非常喜歡《黃昏旅館》的故事,非常精緻,推薦大家去玩!

 

回到《夢幻島症候群》,這款SEEC挑戰乙女向的手遊,雖然沒有明顯的缺點,但也沒有特別出色精彩的地方,遠輸其他幾款同樣由SEEC出品遊戲。

角色薄弱、心理描寫與角色年齡吻合度低,加上它的劇本有個很詭異的邏輯漏洞,發現這一點開始我很難持平常心看待這款「乙女遊戲」,也導致我對這款遊戲評價不高。

 

看名字就知道《夢幻島症候群》與《彼得潘症候群》有關係,故事描述女主角躲避現實的痛苦與煩悶,在自己內心世界建構出一個奇幻世界「夢幻島」,對她來說重要的人們與想法通通化為生活在夢幻島的角色,幫助她找到失去的影子、解開夢幻島之謎。

Screenshot_2019-02-24-22-03-12-11.png

這個背景第一個讓我聯想到辻村深月的《時間停止的冰封校舍》,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的特殊題材,但發揮空間很大。不過很可惜,《夢幻島症候群》的劇本並沒有好好發揮它的設定。

 

首先女主角本身的懦弱個性讓我玩到很不耐煩,因為爸爸強勢不敢反抗,以至於她一度放棄自己的夢想,從中學到大學了還認為是父親害她痛苦;從象徵逃避心理的「夢幻島」離開的過程,選擇支的「我不再是孤單一人」、「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決定」等,全是非常老套的日式灰暗青春故事。

我玩其他幾款SEEC遊戲都能找到驚豔的亮點,例如《愛麗絲的精神審判》愛麗絲堅持無罪與隱藏的真相反差很精采、《監獄少年》的時代背景設定特殊、《四目神》對親情的描寫很深刻、《黃昏旅館》的案件與所有角色設計都有獨特的意義,但在這款遊戲裡只有感覺到尷尬。

 

再來,比角色個性更尷尬的點居然是好感度機制,這實在是我預料之外。

Screenshot_2019-02-24-22-02-29-43.png

遊戲劇情設置了數名男性角色的好感度,好感度夠高可以收集到精美的CG圖,也會有跟你選擇的男性角色共度的結局可看,好結局是能夠在現實世界與這位角色內心互通,壞結局有些會從男性角色的角度來描述,說出他們對女主角的扭曲心理。

這是乙女遊戲常見的模式,但這裡有個大問題。

如果是女主角自己的多重人格對話、或者都是同學或朋友的形象就算了,偏偏這款遊戲的劇本挑出來的男性角色原型是:數年不見的兩個老同學、女主角的哥哥、女主角的弟弟、女主角的爸爸、女主角創作繪本內的精靈。

 

……攻略對象有女主角的哥哥、女主角的弟弟、女主角的爸爸?

打到結局發現這件事,要怎麼當成乙女戀愛遊戲,太尷尬了吧。

 

最正常的是攻略路線是女主角兩個同學,但劇本又說女主角因為家裡的壓力離家獨自生活,跟中學同學們許久未見。女主角下定決心從夢幻島世界出來,決定去參加中學同學會,見到在夢幻島世界幫助自己很多的老同學,兩人就決定在一起了……嗯?你們不是許久未見嗎?怎麼突然就告白在一起了?

而且夢人結局有超濃烈的恐怖情人感,真的沒問題嗎?

 

最後,它的路線超級簡單,幾乎只要有看劇情、選非常明顯的選項就能拿到道具,選擇不同角色間的共用台詞也很多,難度跟差異性都很低,沒什麼挑戰性,如果不是因為又使用故事券模式(一天給你五張免費券,可以看五個小節),非常快就能破關。

 

如果你喜歡SEEC的美術跟音樂,依然可以試試這款《夢幻島症候群》,但如果你期待看到SEEC的優秀劇本,可能會很失望(例如我),好好考慮一下吧。

 

 

【通關後簡易評分表】

 

遊戲平台:手機遊戲,android/ios皆有

 

劇情:5/10(不同路線重複劇情多、有些轉折很勉強)

美術:8/10CG很多很精緻,但場景變化少)

音樂:6/10(沒什麼印象)

完整度:7/10(都算有解釋可是老梗)

 

整體:6/10

 

arrow
arrow

    時白/墨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