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拉赫曼尼諾夫  

 

晚安,拉赫曼尼諾夫
おやすみラフマニノフ
作者: 中山七里
原文作者:なかやま しちり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4/09/03

 

【劇情簡介】

2009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受賞作,好評續作再出擊!
結合推理、犯罪與古典樂的超人氣作品


  《達文西》雜誌年度最受歡迎作家
  ★ 日本銷售突破 1,000,000 冊
  ★ 讓音樂人、推理迷拍案叫絕的精彩故事

  故事以極濃的密度描寫了音樂大學以及音樂世界的種種,引人入勝,其逼真度完全不像是一個圈外人寫出來的。即使是行家來讀,也同樣趣味盎然。而對古典音樂完全陌生的人讀起來,一定也能相當滿足。──仲道郁代(鋼琴家)

  價值二億日圓的史特拉第瓦里大提琴從完全密室中突然消失?
  被譽為稀世拉赫曼尼諾夫琴手的專用鋼琴被惡意破壞?
  犯人的目的除了阻止重要的演奏會舉行外,還有……?

  「在音樂,與讓人感動的事物之中,計算並非不可或缺之物。能夠事先計算好做到的事,都是可想而知的。當然,演奏的基礎很重要,但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不確定要素累積在上面,才有可能產生出超乎想像的調和音樂。而這是沒辦法計算的。所以你問我勝算,我也無從回答。可是呢,有勝算所以去做,沒有勝算所以不做,這看似正確,但其實是錯的。」

  「為什麼?」

  「世上沒有如同計算的未來。」

  身為愛知音大校內樂團小提琴首席的晶,與大提琴手初音正為了秋天的演奏會而努力著,如果在演奏會上有好表現,就等同於獲得了進入職業樂團的門票,不過,某個早上,收藏在樂器室,24小時由專人看管的史特拉第瓦里大提琴卻在沒人發現的狀況下突然消失無蹤,除此之外,愛知音大的理事長、校長,同時也是被譽為稀世拉赫曼尼諾夫琴手的知名鋼琴家準備在演奏會上使用,專屬於他的史坦威鋼琴也被不明人士破壞,並警告學校一定要中止這場演奏會,不然會有更多的人與樂器受傷。

  不明人士的破壞行動,讓演奏會陷入一團混亂,擔任音大講師的岬洋介,在校方請求下擔任演奏會指揮一職。

  在訓練樂團的過程中,他同時也一步一步的抽絲剝繭,尋找這起偷竊與破壞事件的元兇,不過最後的結果,卻讓眾人通通跌破眼鏡……

 

  (以上資訊取自博客來商品頁面)


 

   滿懷雀躍翻開音樂推理系列的《晚安,拉赫曼尼諾夫》,一口氣看完,同樣的精彩,但激昂之中隱隱約約能察覺其中摻有一絲沉重。

  與描述倖存少女靠著意志力與旺盛的鬥志,堅持為夢想而戰,令人動容的《再見,德布西》不同;《晚安,拉赫曼尼諾夫》的故事建立在音樂大學的學生們身上。他們每個人都有超越一般人的音樂天賦,也都有登台演奏的夢想,然而現實無比殘酷,狹窄的舞台容不下那麼多人,燈光與群眾的目光往往只停留在頂尖的那幾個人身上,毫不留情地評斷每次演出。

  沒有了音樂,拼了命才進入音大的學生甚至比普通大學生還不如,他們沒有足以在社會輕鬆立足的一技之長,樂器費用、練習的時間等等,也都是相當大的開銷,一旦中途放棄,一切付諸東流,然而舞台永遠不會因為你努力到最後而友善地鼓勵你,無法存活下來就會成為被淘汰的失敗者。面對微乎其微的成功機率,你有勇氣賭上未來的一切嗎?

 

  『音完全跑掉,聽起來就像小提琴在哭泣。

   不想被你這種人拉奏──聽起來也像是遭到如此的拒絕。

   我一點都不意外。理由我再清楚不過了。是練習不足。最近打工回家後,我幾乎都是累得倒頭就睡,最近甚至有些日子完全沒有摸到弓。生活逐漸侵蝕了夢想。』(p.28)

 

  此時掙扎不已的一般生,往往會將目光投向才能光彩奪目的「天才們」,羨慕、嫉妒、憎恨……種種情緒交雜成複雜的注視,這些天才們彷彿從未發現,眼中只有更高的目標,一次次出色、堪稱完美的表現殘忍粉碎其他人的自信。

 

  『入間說的完全沒錯,他已經獲得高度肯定,將來的似錦前程形同既定之事,我所渴望的事物,在他眼中並沒有多大的價值。這樣比喻似乎不太有品,但就像狗食不管在怎麼高級,人類都不會受到誘惑一樣。』(p.106)

 

  《晚安,拉赫曼尼諾夫》的特別之處,在於中山七里更進一步提到這些「天才們」心中的徬徨不安與焦慮。《再見,德布西》中出現過的下諏訪美鈴,她的壓力源和弱點也被暴露出來,不只豐富這個角色的層次感,也讓我們看到,天才也有差不多的煩惱,才能帶給他們的除了光環,後頭還有更大的壓力與艱困。同樣的青春歲月,他們也有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或許天才跟凡人僅一線之隔,天才一開始看到的頂點就比凡人來得更高更遠吧。

 

  『感覺登峰造極,也只有一瞬間而已。回神一看,頭頂的雲端上,道路還持續著。仔細想想,創作者、表現者是沒有頂點或終點的。有的只有通過點。』(p.289)

 

  當這些人同樣站在十字路口,面臨將影響一生的抉擇,勇氣和熱情或許比天賦還要來得重要。唯有順著自己內心的聲音走,才不會留有一絲一毫的遺憾,足以讓人全精神投入而不嫌辛苦與動搖,音樂將反映演奏者的內心,最後隨之而來的,將必然是足以回報你的勇氣與熱情的結果。

  晶在避難所演奏那段,剛開始看覺得未免太戲劇性了些,繼續往下閱讀,卻被深深拉進晶的演奏情境裡,想起我以前自己站在舞台演奏時從驚惶不安,逐漸平靜下來,再到彷彿感受到某種溫暖的東西填補了心裡空虛的奇異感受。

  『就像炭火飛散一般,胸口熱了起來──。

   咦?

   好奇怪。

   我怎麼會哭了呢?』(p.210)

 

  終章,柘植彰良帶出不同於前面年輕後輩的處境與價值觀,在這條路上走火入魔,把所有人看作以音樂才能為價值的物品,直到最後一刻,他仍毫不為自己傷害家人的所作所為感到愧疚,唯有失去受肯定的才能一事凌遲般令他痛苦恐懼。一方面,我不禁同情與柘植彰良有血緣關係的所有人,他確實只擁有音樂才能,其他什麼也沒有;另一方面,為了維護名聲和才能做到這個地步,也令人發寒。

  《晚安,拉赫曼尼諾夫》一直給我一種過度誇張的戲劇感,卻不知為何比《再見,德布西》帶給我更大的衝擊、感動與悲傷,我想,是因為裡面有太多懷著不安仍願意堅持夢想的角色吧。

  強烈推薦尚未讀過音樂推理系列的同好趕緊一讀,就算你不懂音樂,相信也能感受到文字間傳遞出的熱情與感動。

arrow
arrow

    時白/墨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