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模仿遊戲  

(電影海報取自奇摩電影、電影資訊取自開眼電影)

 

【電影資訊】

影片資料

影片年份:2014 
出  品  國:UK | USA 
出  品:Black Bear Pictures 
發  行  商:甲上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音  效:Dolby Digital

導演:摩頓帝敦 

編劇:格雷厄姆摩爾 

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綺拉奈特莉 

 

【電影感想】

  感想還是要在看完電影的三天內趕緊寫完比較好,過了超過一個星期,看的人多人評論跟著多了,看了幾篇風格各異的精彩影評,原本的感想不只淡了還多少被影響到...

  這幾天出現不少批評本質是圖靈傳記的模仿遊戲電影為了加強戲劇張力扭曲事實的評論,指責這樣的電影會誤導不清楚事實、不求甚解的觀眾,讓他們對此版本說法信以為真。我反而對這個說法感到不以為然,有人會因此相信是事實,但商業電影的本質本來就不是傳遞事實,它是創作,你可以說他改動太大,失真,這不影響它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的事實。

  在youtube上找了imitation game的配樂當寫作BGM喚起記憶,越聽越覺得這部的配樂情境效果非常好,靈巧細膩與較為沉重悠揚的兩種旋律搭配,很好地帶出圖靈身上的矛盾性,始終穩定如一的快速鋼琴單音節奏也有如接收信息的聲響及時間流逝的聲響。

  鋪天蓋地的報導出來前,BC加上二戰解密的題材就已經非常吸引我了,後來上映前大力宣傳密碼這部分,讓我進電影院前的期待整個歪向解密,沒想到解密的部分都輕輕帶過,有點失望,不過跟我去看的同學說他還是看不懂恩尼格瑪在做什麼,如果編劇維持住對解密感興趣的人的期待,恐怕會在純粹想享受電影的更多人那扣不少分。

  去除期待落差,我認為這是一部還不錯的電影。編劇處理圖靈的角色特性以及與人際關係的部分拿捏得恰到好處,周遭人物的單一性格特色放在一般狀況會稍嫌平面,與圖靈的角色放在一起,卻有種難以融入群體的旁觀者觀察感;BC的演技與聲音更是在這部分加分不少,甚至可說是從恰好打平到略微加分,一些轉場的口白部分由BC做旁白,冷靜自制中帶點自然流露的情感,減少許多傳統轉場時劇情幾乎中斷的感覺。

  台詞的編寫也把握得很好,兼顧台詞的自然度、背後的意涵與角色性格情感等,戲裡戲外不斷被提起的「有時候,被世界遺棄的人才能成不凡的大事」,打動每個人心裡或多或少的疑惑不安與掙扎,編劇的親身經歷分享讓這句話不再只是一句台詞,更是光芒閃爍的肺腑之言。前面提到有人抨擊這部戲劇效果與宣傳過多,我沒有去查證編劇這番話是不是也是宣傳效果,但我確實為此感動、受到鼓勵,創作藝術、欣賞藝術追求的不就是這份心情嗎?

  這部電影裡的圖靈活在寂寞的個人世界,他是數學天才卻不擅交際,為了研究成果願意犧牲一切;看似自我中心對一切毫不在意,但願意走入他生命的人他都會默默的記在心裡。克拉克的溫柔堅強,以及與同事們的互動讓圖靈慢慢有了改變,但電影尾聲丹尼斯頓的現實冷酷依然將他打回原本的他。數年來的心血付之一炬無法向任何人述說、所有人各奔東西,留在他身邊的只剩下解碼機克里斯多夫和想完善機器的執著,當圖靈發現強迫藥物治療再次剝奪他已所剩無幾的存在意義,最終成為壓在圖靈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模仿遊戲有兩大能引起共鳴的悲劇要素,一個是時代,從克拉克一度拒絕加入團隊、圖靈因同性戀被判刑,以及解密機被視作浪費錢的東西都能看出,那個時代過於保守,無法接受超越世俗認知的天才,甚至與一般人不同的存在都難以忍受;另一個是個人的渺小,丹尼斯頓要圖靈認清他是團隊的一份子,只是一顆螺絲,最後也如他所言,將圖靈與其團隊用作政治籌碼、用完即扔的棋子。

  人在進入社會後,最能感受到的一點恐怕就是自己有多麼渺小,曾經的理想不論是否有能力完成,看起來都無比天真、再簡單的事情都會因為人際與政治兩大原因變得無比複雜。圖靈堅持了他的理想,卻卡在外在因素默默無聞、鬱悶而終,這一段劇情到圖靈顫抖著落淚的瞬間,我也差點跟著哭了...

  這部電影好看,劇情主軸清晰流暢、故事節奏很穩定,而且能討論的點很多,真心推薦還沒看的人去看看,看完沉澱一下再翻翻各式各樣的論點與考據,會非常有意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模仿遊戲 感想
    全站熱搜

    時白/墨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